首页 > AG九游会j9官方网站 > 振动时效去应力

阮积祥:从缝纫机到机器人传统企业如何用AI跨越“传统”

更新时间:2024-09-10  作者: 振动时效去应力


  机器人的相关应用肯定优先在中国落地,我们具备最广泛的应用场景,也拥有大量的产业数据。

  7月27日,在由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社主办的2024(第二十四届)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,杰克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阮积祥作了主题为《坚守初心,用创新创造未来》的闭幕演讲。

  2.“衣食住行”中,服装产业是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,有很多痛点需要一步步深化解决。

  我演讲的主题是《坚守初心,用创新创造未来》,坚持创新,坚守我们的主业和初心。

  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: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企业。不过如今也不局限于工业缝纫机,而是为服装厂提供智能成套设备。过去我们构建了全球化的发展体系,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全球市场中,我们占了30%~40%的市场占有率,已连续十几年市场规模第一、研发创新第一。

  我们坚守初心,从始至终坚持一个传统产业:缝纫机产业。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“衣食住行”里的“衣”——服装,这也是个传统产业。我们公司的第一个名字叫“飞球”,因为创建的时候,我希望飞遍全球,做地球上的生意。1995年创立企业时我就这样想的,当时还没有“国内循环”“国际循环”这样的提法。那时我们就想要做成全球最大、最好的工业缝纫机企业。

  为什么后来又改名“杰克”?这里有个小故事,因为“飞球”注册了拼音品牌,当卖到其他几个国家时,老外说拼音翻译过来的“Fake(假货)”有点像骂人的意思。当时刚好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上映,主人公杰克的名字耳熟能详,所以就改成这个了。一家全球化的公司,商标名很重要,这个改名也带给我们很大作用。

  我刚才提到缝制设备和服装产业都非常传统,在这么传统的行业里,我们如何用创新创造未来呢?

  我们是传统行业,但我一直认为每一次技术革命到来都要去拥抱,这是我观念上的转变。如何让这个技术在我们行业里成功应用,就需要靠能力去落地。每个行业都会面临很多挑战,越多的挑战,就对应着行业越多前进动力,所以我们专注在这个行业里一步步走过来。

  我们是机械起家,后来通过控制器及机电一体化的结合,持续不断的发展起来,产品一代一代更新,不断创造历史。这些年里,我们通过引进新的技术,打造产品爆款。因为服装行业面临“小单快反(指企业小批量多批次生产产品,以增加供应链弹性)”、招工困难等问题,所以我们引进了AI技术。

  这一代的AI技术就是上一代大模型AI技术的应用,以计算机为主设计的数据模型技术。在这个技术上,我们又走向了数字成套,开发出了针对一个服装厂整体智能成套的场景,利用自动化、物联网等技术。八年前物联网一出现,我们就开始了应用,我们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认可的工业网络站点平台。把这个新的技术真正应用到产业之中,也催化了这个行业。这构建了我们的第一条“第二增长曲线”——从单一的缝纫机业务升级到服装厂智能成套服务。

  我们这个产业虽然很窄,但是我坚信“衣食住行”中“衣”为先,服装产业是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,包括衣服、鞋帽等。这是巨大的市场,有很多痛点需要一步步深化解决。我构建的第二增长曲线一定要为第一增长曲线赋能、增值、升级。

  下一个阶段,我们基于“数字化成套智能”构建了“绿色数字化成套智联”,逐步延伸到了“光储一体化”业务,特别是中小工商业光储产品。几年前刚开始提新能源时,我们就开始做了,因为我们的客户阿迪达斯、耐克、优衣库、ZARA、H&M等,他们对ESG的要求非常高,这就构建了我们的客户群体对服装加工ESG的要求,对低碳排放的要求。现在,我们的光储一体业务在中小工商业客户里,也以单一产品做到了较大的规模。我们既为服装客户服务,也为别的赛道服务,这构建了另外一条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以智能成套为主,从服装产业逐步辐射到其他产业。

  最后,我们还需要构建AI无人化的成套智能,我们要自己去做人形机器人、具身机器人。我们跟包括特斯拉、优必选等企业交流时,发现他们对各个产业的了解有限,不够透彻。所有机器人公司都在讲他们的精度控制很好,会翻跟斗,走路非常稳,效率更加高,但在服装行业,这几个技术没什么太大价值。

  缝制环节对精度要求没那么高。比如“灵巧手”大家做得很精细,投入也很大,但服装行业不需要那么细致的控制。再比如机器人下身移动装置成本也很大,但在服装产业,都是固定工位操作,也不需要。我把这些成本都转换了,所以价格也没他们那么高。另外我们目前训练大模型也格外的简单,我们应该的是专业、产业的大模型,而不是那种通用大模型。

  我们的算力确实干不过英伟达,但人形机器人、具身机器人的相关应用肯定优先在中国落地,中国具备最广泛的应用场景,我们也拥有大量的产业数据。

  过去几年,我们从单机到机电一体化的软硬件结合,再通过成套智能升级、绿色能源转型,走向绿色数字化,最后再走向AI无人化,逐步构建我们的第二、第三增长曲线。一条条增长曲线赋能自己,把企业逐步做大,又解决了行业的痛点。所以,我们从始至终坚持长期主义,研发投入逐年提升,企业本身不大,但创造力在浙江排十几位,在全国排170多位。

  我们一直围绕核心业务,按飞轮模型,不断构建自己新的增长曲线和核心竞争力,环环相扣。我认为传统产业非常难,最难的路就是成功之路,只要我们有执着的信念,就能走出阳光大道。用创新创造未来,任何新技术来临,只要拥抱它,就能把各行各业重塑一遍。

  • 鞍钢629亿建厂厂房内不要任何工人不用开灯!是未来还是灾难?

  • 《延伸》露脸多伦多东方女人视角的科幻电影